百场讲书读荆楚|一起在这个冬天收获春天、拥抱春天-鄂州市图书馆

百场讲书读荆楚|一起在这个冬天收获春天、拥抱春天

发布时间:2024-12-24 15:45:00

      (撰稿人:朱海霞)如果让读者和作家来一场最美好的相遇、最深刻的相知,那一定是在散文里。12月21日,“品味长江·文化共享”百场讲书读荆楚(第二期)活动,在鄂州市图书馆三楼影视厅如约而至。到场的青年读者们在迟子建的最新散文力作——《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中相遇,共读一本书,共创一段属于读书人的美好时光。

走进散文 于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脉动

      散文不像小说,能够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也不像诗歌,可以靠高歌猛进的情感抒怀扣人心弦。但是,散文自有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散文,是作家生命经验、主体精神最直接、自如、自由的诉诸。散文的魅力,就在于它开放包容、自由自在的表达。在散文中,我们可以于字里行间倾听作家心灵的低语、灵魂的倾诉,来一场与作家的亲密邂逅。

      市图书馆领读者朱海霞从迟子建的生平、创作背景、文学价值出发,带领大家认识迟子建,感受她苦涩伤感又松弛自如的生命底色。紧接着,沿着追忆往事、慨叹人生、文学漫谈、艺术沉思的脉络,对全书六大章节进行了梳理。与此同时,跟随领读者的节奏,每个人依次朗读书中富有哲理、唯美温暖的佳句。饱满的情绪、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文字,给大家留下了很多一样的质朴与美好,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大家在寒冷的冬天,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和温暖。

交流分享 以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读迟子建的文字,能感受到她对自己生长的那方土地、对每一个世俗的日子恒久的爱,执着的贯穿于文字之间。生养我们的故乡,可能已经成了我们回不去的远方;童年的经历,也搁浅在了岁月的小船中。但是,无论我们走多远,故乡和童年,都会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滋养和成全着我们前行的勇气与情怀。

      大家结合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从故乡的某个人、某件物出发,踊跃分享阅读、倾听《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的心得和感想,以及故乡和童年对自己的影响。有人从《灯祭》中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有人从《好时光悄悄溜走》中看到了自己消失的故乡,有人《光与影》中,展开了明与暗、得与失的思考……大家从迟子建细腻的笔触中,感受到漠河的酷寒与苍茫、新生与温暖,明白了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春天也终会来临。

      一个人读书,是学习、是沉淀;而一群人读书,是创造,是成长,是观点的碰撞,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在这场共读共享活动中,一个人的美好成功进阶成一群人的快乐。 


终生阅读 沿着进步的阶梯向上攀登

      古人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虽不能带给我们黄灿灿的真黄金,但读书可以让我们观照自己、阅见众生;可以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帮助我们驱散迷茫、对抗平庸,增加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可以将进步的阶梯无限延长,顺着阶梯攀登,我们将攀向更高的山峰,看到更远的风景。

      百场讲书读荆楚活动,由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鄂州市图书馆、鄂州市新华书店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长江及荆楚文化底蕴的理解与传播路径的革新,大力推广全民阅读、弘扬荆楚文化。

      未来,鄂州市图书馆将通过讲书这一文化载体和情感纽带,唤起广大市民读者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与深切热爱,增强投身传承弘扬长江文明与荆楚文化新征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悲悯的情怀之中,感受细腻的人情冷暖;从故乡的极寒出发,走向心中的山川四季;以洒脱的文字为线,收拢时代速度的缰绳。在《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中,迟子建敏锐的捕捉到生活中的悲喜与善恶,体察到生命中的生死、冷暖、聚散、沉浮,关注到艺术的挣扎、城市的挣扎、底层人物的挣扎于是,她握紧手中的笔,发现和书写着北方大地之泥泞、之壮美、之创痛、之深沉。

      读迟子建的《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就像与一个饱经沧桑的智者交谈。她善良深情,却不情感泛滥;她伤春悲秋,但不沉湎过往。她的欢欣雀跃、怀旧思念、伤春悲秋,都是那么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使人顿悟。所以,读迟子建吧,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冬天,收获春天,拥抱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