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构思和展望-鄂州市图书馆

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构思和展望

发布时间:2000-01-01 00:00:00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中心,是人类打开智慧的钥匙。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从藏书开始的。任何图书馆要想存在和发展,都要将藏书发展作为必要条件。随着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文献信息资源的迅猛增加。藏书建设成了图书馆学界研究的热门。一批关于藏书建设的专著、论文纷纷问世。一些新理论、新措施相继提出,有的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本文作者根据我国图书馆的实际现状。为做到为人所用、方便读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藏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如下设想。

一、数量大、品种全、质量高。数量和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一定的数量,即对读者起码的数量需求也不能满足,谈不上质量。然而,只顾数量,不讲质量,藏书百万,教科书一大半,也不能建设高质量的藏书,数量大,不一定质量高。在一定数量的条件下,必须掌握质量。图书馆藏书不是数量的任意堆积,而是根据本馆的任务和读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收集。如果片面追求数量、乱采乱购,就会降低质量。也即是降低图书情报的使用价值;反之如果片面追求质量,不注意数量的发展,就会导致数量贫乏。品种不全,缺乏吸引力,失去读者,对读者来说,既要丰富的数量,又要优良的质量。做到量和质的统一,建立合理的藏书模式,把图书馆应有的数量和比较结构组织起来达到五级藏书级别,五级藏书级别的含义是根据图书内容、水平、深度和读者的需求程度将各类型藏书划分成不同的收藏层次级别,并规定各级别所应达到的搜求目标。这五个级别分别是:A完整级:图书馆在需要明确而有限的领域中,收集全部著作以齐全为目标;B研究级:搜集写学位论文和独立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C学习级:保存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学习需要。满足独立学习要求的藏书;D基础级:为独立学习、研究打基础的书刊,用以认识、介绍,是经过高度精选的藏书;E最低级:藏书范围以外的少量的基本著作。如将这五个等级标准和入藏文献的学科归类。出版类型应用文种和有关年代结合起来就构成“藏书发展方案”,作为图书馆藏书发展规范。

二、藏书是图书馆的主要物质条件,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武器和工具。这种收藏不是随意收藏而是有选择的。否则,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现状是不堪设想的,必然造成藏书的数量和速度无限制的增长,超过了图书馆的可容量,就建设设备、经费、人员以及管理利用发生尖锐和矛盾,尤其是大型图书馆出现了普遍空洞紧张、书库饱和、书架超载、人力不足、管理混乱、图书利用率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办法是控制藏书增长速度,制定最佳藏书标准,使图书馆藏书保持相对稳定。美国图书馆学家杰西·谢拉指出:“藏书剔除和图书选择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剔除,没有选择或者只有选择没有剔除,都是不可想象的。二者共同使馆藏保持有效性和新颖性“。谢拉认为:“一个新的时期即将来临。在这个时期内图书馆员要解决的不再是图书采购。而是图书剔除了”。因为“文献资料的过度饱和给人类记录带来的障碍要比文献资料的缺乏带来的问题多得多。持续增长的、无用的、冗余的图书文献。几乎使情报的寻求者陷入难以自拔的状况”。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剔除那些被认为是不重要的、无关紧要的和非代表性的文献资料。”

三、各类型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广大读者的需要。因此在进行藏书建设工作时首先确定一个原则。必须收集与本图书馆服务范围(即对象)有关的图书、报刊资料和相关学科的书刊资料、象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它的任务,收集各知识门类的基本理论著作。通俗书刊和新的情报资料,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有关通用学科书刊参改检索文献;本地区出版物和地方文献尽全收集作为特藏部分,应达到完整给水平。如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全校图书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决定了它购书的范围;学生教学参考用书多层次按比例入藏、思想教育书刊。少量选择。外国原版材料教材,全面广泛入藏。建立图书资料、情报三位一体化的藏书体系、科学院系统图书馆根据它的任务收集有关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及连续出版物、新兴学科科技情报资料;有关自然科学经典著作。解决空间紧张和提高摄影师的重要措施。藏书的剔除工作应慎重从事,根据图书馆发展状况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来进行,要对图书进行精选。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摆在各个图书馆面前最紧迫的是剔除解放后出版的中文书刊的大量复本,任何一本书在不同时期可能具有三种价值:实用性、参考性、文物性。各馆必须根据所担负的任务确定自己保存图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