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摘 要] 如果说学习型社会的构成犹如一张网的话,那么,图书馆及其所组织的读书活动就应成为这张“网”上的一“绳结”,从而将社会松散性学习单元整合聚集。作为具有教育职能的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馆,更是责无旁贷地应承担此责。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中小型馆 读书活动
自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目标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分别提出要建立“学习之国”、“学习型政府”、“学习化家庭”等等,其共同点是,学习型社会是人们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一种新型社会,是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的教育活动,体现了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本世纪的一大任务。①这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人们在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逐渐减少,服务性行业的比重增加,旅游业日益发达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等,这些变化无不促使人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在职在位还是离职离任,主动或被动,都必须学习,否则,将落后于社会,乃至被社会抛弃。
一
尽管学习型社会正逐渐形成,学习的热潮日益高涨,各专业学校、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总的来看,这类学习还不是真正学习型社会意义上的学习,或者说只是学习型社会中的一种知识商业化的交换。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不局限于学校范围内的学习形式才是社会人的普遍选择。这类学习因行业、因个人所处位置不同而繁衍出多种学习方式和形式,也为之在社会中呈现出一种散兵游勇、各自为阵、缺乏整体联动的状况,这种状况使人感觉不到多少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