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图书馆管理 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中国图书馆事业走过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现在已进入稳定地向高层次发展的阶段。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图书馆级别和规模各不相同,形成了人、财、物、信息的不同。因而,决定了各类图书馆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较大区别。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自身的管理、加快其现代化建设,对任何图书馆来说,都是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加强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
(一)、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各类信息汇集、整理、传播重要阵地的图书馆,必然要担负起更艰巨的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图书馆要制定与其相应的发展目标、计划措施,制定资源开发、技术开发、智力开发规划,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设施,从宏观上加强管理,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好工作,在“转轨”时期逐步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二)、当代科学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一批批新兴技术领域正在崛起,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新的产业群的涌现,科学的活动系统,一头深入生产或扎根于经济基础;另一头直接上层建筑,与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科学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规划、系统分析,科学地配置人力、物力、资金、设备,才能大幅度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效率。一句话,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完成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三)、图书馆管理,直接关系它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过去图书馆建立了许多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各类管理制度确定了管理的执行方法、技术、程序等,在服务读者、服务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相当多的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从管理体制看,权责划分不清;从人事管理看,人员素质不高;从行政决策看,没有形成领导集体的有机整体;从机构设置看,人浮于事……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旧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旧体制的惰性,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绊脚石。不搬掉绊脚石,不革除管理中不合理的因素,就不能服务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二、图书馆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管理的特点是图书馆工作特点的派生物,是图书馆工作本质的反映。研究图书馆管理特点,就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能力。图书馆管理除了原有的规范性、计量性的物点性,在新时期有三大特点需要研究,即:稳定性、开放性、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