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建立特色图书馆之设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图书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十几年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与图书馆界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探讨,认为“建立特色图书馆是今天公共图书馆求生存、求发展的最佳选择。”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深化图书馆改革,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主渠道作用,以黄石、蕲春、汉川等一批“先行者”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鄂州市如何“借东风”尽快建立具有“鄂州特色”的图书馆,笔者愿以“一孔之见”求教于领导与同行。
一、选准目标,突出特色,是建立特色图书馆的关键
特色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特点,以及特定用户的需求,选准一两项突出本地特色的服务领域,重点收藏这一学科和相关学科类书籍和信息,使藏书到服务各方面成为特色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这个中心不仅要“紧扣合拍”,而且还要有预见性,选择一两项土生土长的“土特产”作为“导向点”,以提高读者的“层次”,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当然,所有的省、市(州)、县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或者“高、精、尖”的科研项目,这些优势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千百年来历史形成(宜昌的柑桔,蕲春的医药,江陵文化名城),一种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近崛起的产业(十堰的汽车城、黄石的服装城、武汉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然而目标的选择不应只限于历史性的,工农业生产或科研方面的,还要注重选择改革中新崛起的文化、教育、旅游、商贸等项目,凡符合特色图书馆条件,地域性强、突出当地特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相连,有益于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项目,亦应全力捕捉,重点考虑。
鄂州市是一个年轻的中等城市,又是“湖北省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它历史久远,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素有“百湖之乡”之美称,是长江中游“冶金走廊”、“机械走廊”和“建材走廊”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十年来一种新的研究学科“无极学、人体科学”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并以其自身的活力和显著的成果享誉海内外。
元极学创业者们白手起家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在千古荒凉的莲花山上建立元极学基地,占地264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00余万元,先后成立了“鄂州市元极功法研究会”、“鄂州市人体科学研究所”、“鄂州市元极功法学校”、“鄂州市气功疗养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情报中心鄂州人体科学情报分中心”等组织,把“教学、医疗、科研、旅游、实业”融为一体。为鄂州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由于“基地”的建立,致使鄂州城建规划南移。如鄂州大学、师范、卫校、邮电培训学校、新加坡美达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与市直部分机关单位先后迁建于山湖之滨,改变了莲花山水路不通的落后面貌,村办企业乘势兴起,村民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元极学会成立后,已建立400多个分会,学员有400余万人,遍布全国及国、日本、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