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鄂州市图书馆

略论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

发布时间:2000-01-01 00:00:00

1、数字时代图书馆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图书馆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是由广域网连接起来的电子资源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虚拟的,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不具有传统图书馆一样的实体。

传统的图书馆在服务手段、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无法与数字图书馆所具备的优势相比,高新技术的不断导入,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图书馆的一些传统职能逐渐被削弱。尽管传统图书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把一些信息时代的新的技术方法融化并吸收,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会受到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成本、阅读方法、文化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文献保存方面的影响,但是它使得文献又多了一种贮存的方式是有目共睹的。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优于一般传统的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而且能够更加准确、迅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了资源共享的实用性,提高了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用于搜集信息所付出的成本,不但节省了人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使现代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它的信息存储、传递、开发、利用功能,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2、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必备素质

传统的图书馆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有的已很难适应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意识,并且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的馆员队伍。

提高馆员信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培训。通过网络化的培训模式,培养馆员的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通过开展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要求馆员掌握一些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汉字信息处理与汉字编码的使用。同时馆员还要掌握多媒体基础理论的制作,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和操作知识,如常用的网络查询、网络通讯、硬件配置、浏览器等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使用。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选送一些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比较强的骨干到别的馆进行参观、交流、学习;图书馆也可以组织学术带头人,由骨干馆员组成学习小组,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