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19期(总第086期)-鄂州市图书馆

2005年第19期(总第086期)

发布时间:2005-11-18 00:00:00

     鄂州市图书馆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小结

  鄂州市图书馆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在市先进性教育督导组的指导下,在文体局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围绕抓好征求意见、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等重点环节开展工作,立足于“广”、“深”、“严”方面做文章,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立足一个“广”字,在征求实质性意见上下功夫
  进入征求意见环节后,我馆党支部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诚心诚意征求意见。一是搞好思想发动。层层动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有关要求传达贯彻到每一位党员,以积极负责的态度投身到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工作中来,收到了较好效果。二是创新征求意见形式。采取了“支部点、读者提、自己找”的方法,并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三是讲究方式方法。填写征求意见表时,注意给党员和群众足够的时间,无记名填写,由专门人员回收。征求意见座谈会由支部书记主持。四是严格把关。对征求意见的范围、内容均作出了具体要求,克服了征求意见过程中意见少、建议多,实质意见少、表面意见多,个性问题少、共性问题多,涉及党性党风问题少、涉及一般性问题多,对党员个人意见少、对党支部意见多等“五少五多”现象。召开了由居委会成员、政协代表、群众代表、读者代表组成的座谈会,共发放对馆党支部、领导班子及党员的意见征求表近30份,共梳理对党员的意见建议13条,对党支部的意见建议8条。
  2、立足一个""深""字,在提高党性分析质量上下功夫
   进入党性分析环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深”字上。一是学“深”理论。把理论学习作为党性分析的基础,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在全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结合学习新党章,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党员先进性标准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通过学习,增强了广大党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查找问题、剖析根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查“深”问题。全馆党员结合征求到的意见,联系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三找三评”,即从思想作风中找不足、从工作实践中找差距、从存在问题中找教训以及自我评估、群众评议、组织点评。通过“三找三评”,广大党员真正做到了少讲成绩多讲问题,少讲共性多讲个性,少讲客观多讲主观。在此基础上,对党员的分析材料实行分层把关制度,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的分析材料局党组审核把关,一般党员的分析材料由党支部书记审核把关。对问题没找准、分析不深刻、整改措施不具体的,责令重来。三是挖“深”根源。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引导广大党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党性党风的高度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去分析根源,努力把党性分析的过程变成深化认识、锤炼党性的过程。
  3、立足一个""严""字,在确保“三评”效果上下功夫
  为了确保工作的成效,在民主评议环节,馆党支部以“严”字当头。一是细化党员标准。根据**员先进性标准,我馆结合实际,制定了先进性标准,六个表率。二是开好民主生活会。进行民主评议前,馆党支部按照局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三评”工作。
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广泛征求意见,将读者及群众提出的意见集中分类整理,并如实向党员进行反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支部点”的方法,自我深刻反思,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民主生活会上征集到的意见,剖析思想根源,支部对党员提出批评意见和整改建议;同时党员之间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调动党员互相查找问题、正视问题的积极性。
  4、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措施,边整边改
  根据馆民主生活会、支部会上开展“三评”征求到的意见, 制定出来的整改措施,边整边改。通过整改,大家的学习意识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塑造城市品牌的七种招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对于每个城市的领导者来说,打造城市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城市和企业不一样,企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迅速的创建品牌,而城市品牌的塑造却受到城市本身的历史资源、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城市来说,如何巧妙地找到切入点,进行差异化的城市品牌塑造,就成为了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问题。
  一、招式一:亮环境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品牌吸引力,城市的居住环境非常重要。对居民来说,城市的居住环境好,就意味着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因此,一个城市要想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城市环境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人居环境的建设不仅和居民密切相关,同时还会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和旅游经济的繁荣等,非常易于城市品牌的传播。例如山东威海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市区青山叠翠,碧海环抱,环境优美,绿化美化水平、环境质量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多年来,威海市就提出要精心打造“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品牌的战略,并围绕这个品牌定位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使“住在威海”的品牌内涵正在提升,“居住在威海,创业在威海,成功在威海”正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形象。
城市在打环境牌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空喊口号,城市的基础设施、政府的服务、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等都是需要下功夫改进的工作。不能光喊概念城市品牌,认为搞一两项工程、开发几个住宅小区、建几个中心广场和花坛就是塑造城市品牌。同时,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够利用居住环境作为品牌定位,因为各个城市的自然资源不同。现在像厦门、青岛、大连这些城市本身就具有先天的环境优势,而在一些制造业密集的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打环境牌就不太合适,这些城市应该从其他的环境上找切入点。
  二、招式二:挖掘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特色就如同一瓶陈酿的美酒,是经过城市漫长的岁月积淀而形成的,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因此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
  发掘历史文化特色是塑造城市独特品牌的关键,这样的品牌不容易复制,能够实现差异化。例如西安是中国的古都,有兵马俑、古城墙等众多古都标志,在一项调查中,80%的人认为西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理想中的寻古探幽之地,这说明,西安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将“古都文化”作为城市品牌的定位。但是,2004年西安却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西安,又提出“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现代西安”的新形象,还模仿其他城市,提出要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城市。很多地方开始拆迁,大兴土木。这样的城市品牌塑造,让西安与其他的现代城市完全没有任何区别,慢慢的就会将其历史底蕴抹掉,实在可惜。这也提示当前的城市经营者在到处建设钢筋水泥的造城运动中,那些象征着历史文明的建筑和人文景观,需要注意加以保护,并及时的想办法注入现代品牌的元素加以激活。
  招式三:打造特色产业
  过去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以GDP作为考量的,因此,市长们常常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当作自己的生意一样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城市都会建立自己的核心产业,并在全国的产业链中担负起较为重要的位置。如果产业链建设得好,那么城市很快就能够依靠经济上的影响力走向世界。一个品牌可以成就一个国家,比如芬兰的诺基亚就传递了整个芬兰的国家的品牌形象。特色的产业或者产品在城市的兴起和壮大也可以树立起城市的品牌形象,例如捷克彼尔森是啤酒花之城,美国底特律则是汽车城的代名词。
  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基础较好,或者能够形成产业链,那么规划和培育城市龙头企业,打造城市的特色品牌企业,完全可以带动城市品牌的形成和壮大,使品牌企业或者品牌产品与品牌城市互为提升,相得益彰。如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这一品牌,汉诺威以无与伦比的国际会展业成为世界会展之都,而绵阳长虹、青岛啤酒等已经成为知名产品带动城市崛起和城市品牌塑造的典型。
  一些小城市在大的制造业上没有优势,而在商贸流通等领域可以塑造出自己的特色。例如浙江的义乌,这个位于浙江中部的小城市,围绕小商品的买卖,塑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的小商品每年都出口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产业带来的城市品牌效应。
  招式四:巧妙策划有影响力的活动
一个城市通过开展一些适合自己特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可以为城市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博鳌曾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它之所以在一夜之间令世界瞩目,不仅仅是其优美的景色,更因为这里诞生了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面向亚洲同时也面向世界的高层次论坛,这样的高层次论坛本身就代表博鳌的城市品牌。
但是,利用活动来塑造城市品牌一定要和城市自身的优势相结合。目前很多城市相互模仿,开展主题雷同的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作为城市的经营者来说,因地制宜,发挥特长,整合资源、创意独特,是打好活动影响牌的关键。
  招式五:充分利用知名人物
  每个城市都会出一些活跃在文艺、体育界的知名人物,因此借助知名人物来进行城市品牌的塑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例如湖北的潜江市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话剧艺术的奠基人曹禺的故乡,潜江就借助曹禺来大力塑造城市品牌。湖北省政府和中国文联就在潜江市共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