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06期(总第073期)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目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中等规模及中等规模以下企业已经超过320万家,个体工商户达23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已经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然而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仍较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复杂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是企业、银行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共同努力,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考虑中国国情,更要考虑长远发展,立足现状,放眼未来,实事求是地予以解决。
(一)中小企业必须增加经营透明度,加快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赢利能力。一是要执行审慎的财务会计标准和制度,加快公司治理机制建设。二是加强透明度建设,展示诚信行为,提高与银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三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精做强主业,提高产销平衡能力。
(二)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担保机构为中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一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厉逃废债企业。二是发展好创业基金和二板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建立以担保机构为主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模式,有效解决担保问题。四是建立政府直接补贴机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摘自《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第3期)
8000浙企“突然死亡”
2004年12月,浙江全省开始全面推行企业信用监管,所有企业的信用记录都会被实时监控。各级工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类企业的信用监管,给每一家企业贴上信用标签。按规定划分为AAA、AA、A、B、C、D六个等级,分别表示信用优良、良好、稳定、波动、低下、破产。即一旦归入D级,也就“突然死亡”了。
当月,浙江省工商局就首用“突然死亡法”,宣布262家企业“信用破产”,并依法吊销了其营业执照。几天以后,杭州市也在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产”的企业名单后,将他们从合法经营者名单上剔除。
这是浙江的工商部门首次大规模对信用破产企业采取强硬措施。这些被宣告“信用破产”的企业有欠钱不还者、制假贩假者,名单中甚至还包括了“浙江欧陆风情咖啡馆”、“浙江专利”等一些曾经赫赫有名的公司。
另外,此次浙江被宣布信用破产的企业除被吊销营业执照外,其企业法人也被相应地勒令自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起3年内不得担任新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已经担任其他企业法人的,所在企业应当申请办理企业法人变更登记。
(摘自《商界》2005年第3期)
广东省试行征地制度改革
广东省正考虑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建设发展使用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上缓解建设发展资金不足与保障农民利益的矛盾.广东省将通过明晰土地财产权,推行土地股份制,尽量缩小征地范围,推行土地年租制,探索发行土地债券等办法,保护被征地农民的长远利益。
罗清泉会见微软副总裁探讨建立湖北技术中心
2005年3月,省长罗清泉在汉会见了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先生。双方就建立微软(湖北) 技术中心交换了意见。
罗清泉说,湖北区位优越,科研实力较强,武汉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全省目前有400多家中小软件企业。省政府热忱欢迎并支持微软公司在汉建立技术中心,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全省信息化建设。
陈永正表示,希望同省政府建立长期战略关系,成立微软(湖北)技术中心,与本地软件园区合作建立开发平台,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发展电子政(商)务,共建软件产业和信息化发展产业链。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
2005年4月12日至14日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