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秀美洋澜湖-鄂州市图书馆

风光秀美洋澜湖

发布时间:2018-09-05 00:00:00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数十年变迁从城边湖变成城中湖“襟江抱湖枕名山”鄂州市独特自然环境的写照。
  洋澜湖,就是鄂州抱着的湖。
  江,自然是浩浩荡荡的长江。
  一江一湖,隔着那已经在历史的风云中跌宕了近两千年的城区,互相眺望着,互相润泽着——洋澜湖的水,经由5公里长的五丈港,蜿蜒流淌,徐徐注入长江;倚于洋澜湖畔的莲花山,鹤立于城市建筑群中,为城市平添了几分意韵。
  洋澜湖,旧名南浦,亦叫长湖,一名洋漫湖。因湖南岸胡家畈建有洋澜古寺而名洋澜湖。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历史故事

洋澜湖北岸,旧时还有一座凤凰台,台上银杏参天,史载台为孙权所筑,黄龙元年,有凤凰栖止其上。孙权曾与周瑜鲁肃在这里确定建都大计。台上还有一座“古凤鸣寺”,相传鲁肃曾书额刻石于其上。千百年来,每当春晨秋夕,轻烟薄雾缭绕于古寺银杏之间,故有“凤台烟树”之称,亦被收入“鄂城八景”。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凤凰台四季景致各有不同,春时山花烂漫,杏花弥香;夏时清风和煦,爽利畅怀;秋时万山红遍,层林浸染;冬时白雪皑皑,踏雪寻梅。四季所见所闻所感迥然不同,又各有其妙。山缆车将井台山与大峡谷连为一体,大峡谷峡险幽深,井台山高耸连云,有联赞曰“探险谷感受神秘清幽,登高峰尽览千山万壑”,游后,自觉联语之佳妙。

人文景致

洋澜湖水终年碧绿,四围岗丘拥翠。站在西山远眺,恰如一面澄明的巨镜,点点渔舟,如在碧琉璃上滑行。偶有微风指过,却又波光粼动,山影醉摇。南岸的莲花山,恰似金莲浮水,正欲款款渡湖而来。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旧时,洋澜湖水域辽阔,数千亩。原为三国时吴王武昌宫御花园的一部分。南朝才子江淹曾在 《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宋祝穆 《方舆胜览》记载:“南湖旧名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即此。”

五百多年以前,南湖烟柳如画,碧荷接天,菱花吐艳。一闰面目清癯、神情潇洒的诗人曾驻足湖岸,面对溶溶花日,兴致勃勃地吟诵:“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镜里开,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此诗把南湖描画得生机盎然,仿佛茶香扑鼻,沁入心脾。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位诗人便是元末避乱于鄂州丁鹤年。他生于元朝 元统3年(公元1335年),回族后裔,早年随父官武昌(即今鄂州),亦自称为武昌”。史载其“秉姿卓迥,赋性冲洁”。因其事父母甚孝,故 世有“丁孝子”之称。元末战乱频繁,丁鹤年避之浙江四明山,后归老鄂州南湖。晚年学佛,卜居洋澜湖畔,明永乐24年(公元1424年),卒葬于西山寒溪寺后。

他曾在《南湖度夏》中欣悦地写道:

“南浦幽栖地,当门罨画开。青山入云去,白雨渡湖来。石润生龙气,川光媚蚌胎。芙蕖三百顷,何处著炎埃”?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首诗意境优美,诗情画意十分浓郁,有如一曲轻松如流云流水船的咏吧调。然而,诗人丁鹤年笔下的南湖,还不过只是夏天的景象。到了金秋八月,假如你乘月泛舟,南湖烟景迷离,月光水色交融,却又是另一种绰约风姿,更加引人入胜:

南湖秋水接樊川,夜月苍凉上钓船。

月色入湖天在水,湖心奁月水如天。

倒悬素影开明镜,直吐元珠净暝烟。

蟾兔正当三五满,清辉真与水同妍。

清人王渭鼎写的这首诗,题为《南湖印月》 。原来,在明代人们已将“南湖印月”(亦作“南湖映月”)列为鄂州八景之一。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相关诗赋: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唐)孟浩然
  吴王宫殿柳会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唐)杜牧
  春江绿涨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宋)苏东坡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北朝)江淹

点击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