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专业服务队伍建设
摘 要:本文从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二方面论述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机构管理 制度管理
面对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进入数字时代新的形势,数字图书馆(DL)成为信息高速的重要信息渠道,是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成为美国及其发达国家的国家级战略研究方向之一,1998年国家图书馆牵头酝酿“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筹备并启动中国数字时代图书馆工程,数字时代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使得置身于市场经济建设之中的我国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面临强大的挑战,无疑也对图书馆传统的理论、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业务管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及管理模式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已不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已不能迅速高效地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对图书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探索在数字时代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问题的内在规律、通过组织机构管理协调和控制发挥数字时代图书馆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整体作用,使之产生最在效益已是必然趋势。本文拟就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作一探讨。
一、机构管理
机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数字时代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的关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图书馆开展工作是以收藏纸质印刷文献为基础的,重藏轻用始终伴随着图书馆,因而图书馆工作重心都放在采编等文献提供部门,而忽视了一线读者服务部门,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封闭-集中-分散-沟通模糊-致令不畅-主次不明-条块分割-固步自封的特征非常明显。内部机构设置上,机构多,人员多,层次多,导致任务下达不顺畅,事倍功半,效率低,效益差;从外部看,图书馆呈现出一种条块分割的状态,图书馆领导系统仍然采用原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中管理模式,即呈文化部一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厅(局)-地级市文化-县级市文化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文化厅(局)-图书馆管理模式。此种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是难以适应当今数字时代知识化、信息化社会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